狗狗恐手症是什么?教你5招避免训练时吓到爱犬
摘要狗的恐手症是一种由饲驯者不当的手势和行为在日常训练中给狗狗造成的精神压力所导致的。这种心理恐惧不仅体现在狗狗对所有人的手势反应强烈上,更严重时甚至会引发攻击性行为。
犬恐手症并非狗狗自身单方面的疾病,其发生与主人平时的训练方式密切相关。一旦狗狗患上恐手症,会对后续的训练带来诸多困难。通常情况下,在禁止狗狗进行某些行为时,主人可能会有意无意地-transfer给狗狗恐手症。对此,主人应该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训练,以避免狗狗患上这种心理疾病呢?
犬恐手症是近年来受到狗狗主人广泛关注的一种现象,它实际上并不能完全按照医学意义上的疾病来定义。很多狗狗主人会对狗狗为何会产生这种心理恐惧感到不解,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狗狗的恐手症。
狗狗的恐手症主要是由于饲驯者在日常训练中不当的手势和行为给狗狗造成了危险和害怕的印象。因此,在之后的每一个手势中,无论是发令还是示好,都可能会让狗狗产生惊恐不安的情绪,甚至有些狗狗见到任何人的手势都会做出反抗或攻击性反应。
由此可见,正确的手势使用至关重要。不仅在下达指令时要准确得体,爱抚时也需恰到好处,更不能给狗狗留下任何恐吓的印象。如果一只狗狗患上了恐手症,无疑将是一种让人扼腕叹息的事情!如果是猎犬得了这种病症,那它就永远无法通过或参加任何考核和竞赛了。因此,主人对此必须格外谨慎。
当狗狗满七个月时,人们便可以开始驯服它了。与教育孩子的方式相似,主人在对狗狗进行训练时也应避免过度要求。因此,饲驯者需要借助辅助工具来帮助幼犬理解该做何事和不该做何事。通常情况下,通过改变语调的强弱和声音的高低,就能对幼犬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例如,在教育狗狗时可以使用“呸”、“不”或者“干什么”等斥责性的语言让狗狗迅速理解主人的意图。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主人可能需要通过强化印象来加强狗狗对某种行为的认识。但这种方法通常被视为例外,饲驯者也不应该直接用手打狗,而是可以用报纸或其他软物拍打手掌作为警告。值得注意的是,用卷起的报纸拍打手掌的声音足以给狗狗带来警示作用,而关键在于饲驯者的“指尖感觉”和掌控度,以免让狗狗感到害怕或困惑。
此外,主人在日常生活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不要因为随意在狗狗身上撒气,就将之视为自己的出气筒。既然选择了饲养狗狗,就要对它一视同仁,因为它只爱主人一人。